教你如何选择好碱溶胀增稠剂
选择适合的碱溶胀增稠剂(Alkali-Swellable Thickener,简称ASE)需要考虑其性能、应用场景、相容性及成本等多方面因素。以下是一份系统的选择指南:
1. 明确应用需求
- 体系类型:确定应用场景(如水性涂料、胶黏剂、化妆品、洗涤剂等),不同体系对增稠剂的流变性能要求不同。
- 目标性能:
- 增稠效率(低剪切粘度 vs. 高剪切粘度)。
- 流平性、抗飞溅性、抗沉降性。
- 耐水性、耐擦洗性(如用于涂料)。
- 触变性(静止时高粘度,剪切时低粘度)。
2. 了解碱溶胀增稠剂的类型
- 非缔合型碱溶胀增稠剂(ASE):
- 通过分子链在碱性条件下伸展增稠,增稠效率较低,但对配方中表面活性剂不敏感。
- 适用于中低档涂料或需要稳定粘度的体系。
- 缔合型碱溶胀增稠剂(HASE):
- 兼具碱溶胀和缔合作用(通过疏水基团与乳液粒子结合),增稠效率高,流平性好。
- 对配方中的表面活性剂、溶剂敏感,需优化配比。
- 适用于高档涂料或需要高剪切粘度控制的体系。
3. 关键选择因素
- pH适应性:
- 碱溶胀增稠剂需在pH 8-10条件下激活,确保体系pH值适宜。若体系本身为酸性,需额外添加碱性中和剂(如AMP-95)。
- 相容性:
- 与乳液、颜料、助剂的相容性需测试,避免絮凝、分水或粘度波动。
- 部分增稠剂可能与某些表面活性剂或电解质发生反应。
- 流变曲线匹配:
- 根据需求选择增稠剂类型:低剪切粘度(防沉降)用ASE,高剪切粘度(抗飞溅)用HASE。
- 稳定性:
- 长期储存稳定性(高温/低温测试)。
- 耐水、耐擦洗性(涂料中关键指标)。
- 环保性:
- 选择低VOC、不含APEO等有害物质的产品,符合环保法规(如欧盟REACH)。
4. 实验验证步骤
- 小试筛选:
- 按推荐添加量(通常0.1%-2%)逐步添加,观察粘度变化。
- 测试初始粘度和24小时后的粘度稳定性。 - 流变性能测试:
- 使用旋转粘度计测量不同剪切速率下的粘度(如Brookfield粘度计)。
- 评估触变性(静止粘度恢复时间)。 - 相容性测试:
- 将增稠剂与乳液、颜料混合,观察是否出现絮凝、分层。 - 应用性能测试:
- 涂料:测试涂刷手感、流平性、抗飞溅性、干燥时间。
- 胶黏剂:测试初粘力、持粘力。
5. 成本与性价比
- 对比单位增稠效率成本(如每公斤增稠剂可提升的粘度值)。
- 考虑综合性能:高价HASE可能减少其他助剂用量(如无需额外流平剂)。
6. 注意事项
- 添加顺序:通常建议在配方后期加入,避免与其他组分(如润湿剂)提前反应。
- 中和剂选择:使用挥发性胺类(如AMP-95)可减少对耐水性的影响。
- 复配方案:ASE与纤维素类(如HEC)或聚氨酯增稠剂(HEUR)复配,可平衡流变性能。
教你如何选择好碱溶胀增稠剂:等您坐沙发呢!